首页

伊轩女王视频

时间:2025-05-23 15:23:03 作者:真金白银投下“信任票” 浙江持续释放“引力效应” 浏览量:30404

  中新社杭州11月8日电 题: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如何实现“隔空”对话?

  ——专访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林志猛

  作者 林波 曹丹

  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6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。古典学原本是西方特有的学术形态,但中国传统学问,尤其是经学,在内容和治学方式等方面与古典学确有相通之处。什么是古典学?中西古典学在核心思想上有哪些异同?在轴心时代,东西方思想如何实现“隔空”对话?古典学对当代有什么价值?

  受邀参加大会的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暨马一浮书院副院长、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古典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林志猛,近日接受中新社“东西问”专访,作出解读。

 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:

  中新社记者:古典学的主要关注点是什么?

  林志猛:西方古典学主要涉及古代文本的校勘、考订、翻译、注疏和义理的深入研究,中国经学和古典学同样有校勘、注疏、集注和阐述微言大义的传统。中西古典学在具体做法和思想取向上有相通之处。

  古典学并非单一的学科,而是对哲学、文学、政治、历史、宗教等皆有广泛探索,力图从整全的视角透彻思考人世永恒且根本的问题。

  在现代语境下,我们需要融通中西古典的大智慧,挖掘其中对自然、政制、法律、德性、秩序、人伦、战争与和平等议题的洞见,以应对我们现代生活的各种危机和挑战。

  就此而言,古典学不应只专注于文本方面的考订和整理,而是要提供对基本的人类问题的深邃见解,促进古今价值的转化融通,从而让人具有更宏阔的思想视野、精神教养和文明关怀。

  通过古典学的研究,我们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明形态,为解决当代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。

11月7日,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开幕。本届大会主题为“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”。图为“经典互译与文明互鉴”分论坛现场。中新社记者 张祥毅 摄

  中新社记者:中西古典学有哪些差异,能否举例谈谈?

  林志猛:中西古典思想在宇宙论、政制和礼法构建、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存在差异,在理解本体、心物、有无、一与多等哲学议题上也有不同看法,当然两者之间有诸多可互鉴之处。

  譬如,从宇宙论的视角看,中国宇宙观的特质包括无定体观、无往不复观、生生不已观、有无相含观、一多不分观等。

  中国将宇宙视为一种气之流行的动态过程,无固定之体支撑宇宙,更关注“无”而非“有”或“存在”。中国古典思想认为“体用不二”“即体即用”,宇宙并无定体,万物的变化流行背后没有固定不变的“本体”。

  西方自然哲学常在杂多现象之外求永恒不变之本体,将万物的本原归于水火土气、数或原子。现象与本体的二元对立,易衍生出身体与灵魂、统治与被统治、征服与被征服、强者与弱者等对立问题。

  中新社记者:从中西古典思想家出现的时间看,老子、孔子、庄子跟苏格拉底、柏拉图、亚里士多德都很接近,相差不过百来年,他们在思想方面也存在诸多契合之处。在轴心时代,东西方思想如何实现“隔空”对话?

  林志猛:首先,在自然观上,东西方思想存在一致性和可沟通之处。

  中西古典思想中的“自然”不仅指大自然界,还涉及宇宙的自然、政治的自然和人的自然,都从宇宙的秩序来审视人世的秩序。

  老子强调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,这里的“自然”就涉及宇宙的自然和本原,是天地万物效仿的对象。老子尤其指出,最好的统治形式应是自然而然,无为而治。

  古希腊思想中的“自然”同样具有多层含义,自然哲人将“自然”与本原、初始之物关联起来。柏拉图则论证灵魂更应称为“自然”,并从宇宙的自然秩序观照城邦和个人的秩序,尤其深入考察人的自然目的、自然差异、自然构成等,将好的法律建立在诸德性的自然秩序上。

林志猛与学生探讨“苏格拉底的自知无知与辩证法”。 (受访者供图)

  其次,古希腊的德性伦理与中国传统德性相契合。

  在古希腊思想中,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非常重视城邦和个人的德性完善。柏拉图尤其强调智慧、节制、正义、勇敢这四枢德的培育,既区分了传统德性与哲学德性,表明德性具有多样性,又指出各种德性统一于最高类型的知识或智慧。孔子强调仁义礼智信、忠孝节勇和德,这些德性与柏拉图、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相符。

  例如,柏拉图的智慧观与孔子所讲的智和仁相通;柏拉图的节制思想与儒家的中道、合宜原则有相似之处;在正义问题上,孔子和柏拉图均强调每个人都应各司其职,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和义务。

  中西古典都注重德政和人的德性完满,中西德性思想的共契,可为文明的交流互鉴和价值融合提供重要的思想基础。

  中新社记者:在探讨古典学时,我们往往希望向古代圣人或哲人学习,认为他们提出的观点值得借鉴。这是否意味着他们的思想在现代仍然适用?

  林志猛:古代圣人或哲人提出的思想,既基于自己所处时代的实际情况,又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特性。

  当然,每个时代都有独特问题和具体处境,随着时代演变,社会、经济、科技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。古典思想主要在一些根本问题上提供相应的思想资源,如政治的节制与均衡,人伦的有序,个体的优异等。每个时代可根据自身的具体问题,借鉴或汲取古典思想中的有益部分。

  现代社会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了古代。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的飞速发展,生产力和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。现代人在衣食住行、医疗等方面远比古代丰富多样,我们在不断地生产和消费,每个人的身心都付出了极大辛劳。

  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也发生了相当大的转变,英国思想家洛克(John Locke)甚至认为,为了追求舒适的生活,我们可以无限制地扩展商业,全面释放人的贪欲。这就容易走向过度和极端,因此需要古典的节制精神加以调和。

  中新社记者:您这十余年出版的十来部著作都跟中西古典学相关,在柏拉图研究上尤其用力,三卷本著作《柏拉图〈法义〉研究、翻译和笺注》乃是汉语学界首部古希腊经典的英德法文集注及研究。是什么让您一直专注于古典学研究,您认为古典学与当下的生活世界、文明理念有什么关联?

  林志猛:古典学探讨的是跨越时代的永恒问题,如最佳政治制度、礼法和生活方式,这些问题自古至今始终困扰着人类。

  古典思想家对宇宙万物、人世、个体灵魂、德性等有着全面而深刻的理解,他们的见解不仅丰富了我们对自身的认知,还深化了对外在世界的洞识。

  对宇宙之谜和人世之谜持续不懈的探索,乃是古典学令人着迷的地方,也推动我们不断地深入研究。我主持的“哲学与文明起源丛书”,也会陆续推出一些相关的古典研究。

  总的来说,我们希望通过深入挖掘古典著作中的深刻见解,结合现代处境,为理解人类根本问题、构建新的文明形态和价值理念提供有益启发。中西古典对政治极化、战争都有深刻反思,对于和平、正义、节制、友善、中道等有着共同关切。借助中西古典文明的互鉴,能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贡献力量,更好地构建现代生活方式、价值理念和道德伦理。(完)

  受访者简介:

林志猛日前接受中新社“东西问”专访。 曹丹 摄

  林志猛,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暨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任,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副院长,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,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古典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。主要研究古希腊哲学、中西古典学、法哲学、伦理学等。已出版著作《柏拉图〈法义〉研究、翻译和笺注》(三卷)、《立法哲人的虔敬》《柏拉图〈米诺斯〉译/疏》《〈论语〉中的死生与教化》等10余部,主编《古典学研究辑刊》、“哲学与文明起源丛书”,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。

【编辑:邵婉云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商务部回应中欧电动汽车关税谈判:磋商还存在重大分歧

如何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后半篇文章?湖南着重抓好三项试点:即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权有偿退出、抵押担保与继承等改革试点,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,村(居)民委员会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“村社分账”试点,探索农民财产权益转化为现实收益的有效途径。

一碗甘肃麻辣烫,盛得下多少“出乎意料”?

全国政协委员、北京市政协常委、中国香港(地区)商会会长杨莉珊分享了全国两会精神的学习感悟。她认为,香港要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,充分利用科创优势,优化产业结构,加强与内地和国际的交流合作,发挥香港在生命健康科技、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等方面的优势,积极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。

《文博日历》国庆特刊丨文化中国行·带你打卡“第一”文物

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(CNN)报道,拜登14日发表声明中称,“我们必须保留由美国钢铁工人推动的强大的美国钢铁公司,我告诉我们的钢铁工人,我支持他们,我是认真的。一个多世纪以来,美国钢铁公司一直是美国钢铁业的标志性企业,让美国继续拥有它并在国内经营至关重要。”

1-10月全国塑料制品行业产量6297.1万吨

随着气温回升,眼下正是春播春管关键时期。在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,各乡镇加强对农民技术指导,着力稳面积、增单产,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、绿色发展,为做好全年粮食生产夯实根基。农民们在田间抢抓农时、辛勤劳作,用汗水浇灌丰收希望。

“摩羯”将在南海部分海域掀起狂浪、狂涛

实际上,多年来舟山一直在积极推进“科学健身大讲堂”,常常送课进学校、社区、企事业单位等。在此基础上,“体育大篷车”让“科学健身大讲堂”有机会走进海岛,将全民健身的理念播撒到偏远海岛和渔农村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